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NLCC 2019︱朱秀轩教授:胆管癌靶向和免疫治疗进展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9/12/23 14:19:58  浏览量:16593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胆管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危害极大。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5年生存率极低,且因为缺乏很好的检查手段,多数患者确诊即为晚期,少数可用的化疗方案效果不尽人意,处于“无药可用”的边缘。可喜的是随着精准治疗的发展,靶向和免疫治疗已经开始在胆管癌领域疗崭露头角。在2019年上海举行的第十七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中,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美国麻省总医院肝癌研究中心前主任、上海嘉会国际肿瘤中心主任朱秀轩教授(Prof. Andrew Zhu)报告了胆管癌的靶向和免疫治疗进展;并在会后接受《肿瘤瞭望》及《国际肝病》的专访。

《肿瘤瞭望》:胆管癌多发于肝内、肝门周和胆道远端上皮细胞,预后差、易转移,平均中位生存期不到一年。目前胆管癌的临床诊治面临怎样的挑战?
 
朱秀轩教授:胆管癌的诊治面临以下几个非常重要的挑战。第一,胆管癌的异质性很强,肝内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都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目前没有很好的早期检测和诊断方法,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无法手术切除,而手术切除正是目前唯一能够治愈胆管癌的重要手段。第二,尽管现在有部分患者能够实施手术切除,但是胆管癌的复发率非常高,肝内胆管的复发率甚至可以高达80%。虽然当前的辅助化疗有一定的效果,但仍不能令人满意。第三,对晚期复发不能切除的胆管癌,大部分患者对现行的标准化疗方案受益不足。所以,我认为这些是导致胆管癌患者预后不佳的主要因素。
 
《肿瘤瞭望》:在胆管癌中已经鉴定出KRAS、BRAF、IDH突变、FGFR2融合等基因突变,未来最有希望成为潜在治疗靶点的有哪些?
 
朱秀轩教授:分子水平的基因突变是近年胆管癌中最有意义的发现,虽然这一类肿瘤都称为胆管系统肿瘤,但我们认识到胆管癌在分子水平上就已存在很大的异质性。现在我们能够确定在胆管癌患者中的主要几类基因突变类型有KRAS突变、BRAF突变等。所有的相关突变中最主要的两个是IDH突变和FGFR2融合,因为针对这两个基因突变,现在已有很好药物正在积极的推进和发展并进入到临床研究。IDH1抑制剂Ⅲ期临床试验证明其对患者存在明确的疾病控制作用。FGFR抑制剂能够明显提高肿瘤缓解率。现在也有几个重要的临床试验正在探索上述药物是否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所以在我看来,目前在胆管癌最重要的发现就是我们对患者基因突变的检测与发现,从而有目标地选测药物帮助患者;尤其是IDH1抑制剂和FGFR抑制剂的发现将很快会进入临床应用,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
 
《肿瘤瞭望》:现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非常火热,在胆管癌中虽然无强有力的证据,但在一些胆管癌患者中也已被证明是有效的。您认为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在胆管癌中的应用前景如何?
 
朱秀轩教授:众所周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是当今肿瘤发展最重要的两个支柱,在其他肿瘤中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今天NLCC会议上介绍的肝癌的靶向和免疫治疗(如PD-1抗体)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肝癌中已经开始探索这些药物联合方案的疗效。然而在胆管癌中仍然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PD-1抗体单药的疗效远远不如其在肝癌的疗效;同时我们并不知道哪些胆管癌患者亚群对PD-1抗体这一类药物更有效。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胆管癌患者群体中,有5%左右的患者为微卫星不稳定型。该亚型患者对PD-1抗体的效果非常好。所以对胆管癌患者,确定是否为微卫星不稳定型非常重要。然而大部分患者并非此类型,单用PD-1抗体的效果并不理想,并且PD-L1检测也不能确定此类患者是否对PD-1抗体有效,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现在正在探索的联合疗法,如PD-1抗体和靶向药物联用是否能在胆管癌中取得类似肝癌的效果尚未可知,目前只有一些非常初步的证据,但并不确凿,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专家简介
 
Andrew Zhu (朱秀轩)
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学教授
美国麻省总医院(MGH)肝脏肿瘤中心前主任
上海嘉会国际肿瘤中心主任
NCCN肝癌指南编写者
国际公认的肝细胞癌和胆管癌权威专家
擅长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治疗,尤其是肝细胞性肝癌和胆管肿瘤,其他包括:结直肠癌、食管癌、胆囊癌、胃癌、胰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以及不能确定原发病灶的肿瘤等。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开发更有效的肝细胞癌和胆管癌新疗法,研究肝细胞癌和胆管癌中已知或新型分子标志物和基因突变,肿瘤耐药机理等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彭伟彬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朱秀轩

分享到: 更多